根据《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(试行)》的规定,中国科协对所属全国学会的处罚包括以下几类: (1)全国学会存在内部治理不规范、活力不足等问题的,中国科协将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工作约谈。 (2)全国学会有下列情形的,将给予限期整改、警告、撤销团体会员资格等处罚: …
根据《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》 (中办发〔2016〕46号),现阶段我国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、促进社会组织 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原则是: ——坚持党的领导。按照党中央明确的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功能定位, 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…
根据《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》 (中办发〔2016〕46号),现阶段我国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、促进社会组织 健康有序发展的总体目标是: 到2020年,统一登记、各司其职、协调配合、分级负责、依法监管的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…
根据《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》 (中办发〔2016〕46号),我国完善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: (1)支持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。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改革, 将政府部门不宜行使、适合市场和社会提…
根据《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》,学会改革要突出学会治理这一关键环节,以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现代化为目标,全面推进学会组织方式、运行机制和党建工作创新,提升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,切实增强学会在科协事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。
根据《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》,中国科协学会治理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:设立规模适中的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、权责明晰的监事会、实体化的秘书处,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学会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,理顺学会决策机构、执行机构、监督机构的关系;规范学会分支机构设置,加强分支机…
根据《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》,学会治理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:制定务实高效、位阶有序的会议制度,确保学会领导机构按期换届,确保代表大会、理事会(常务理事会)、监事会依法依章程履职;优化学会领导人员构成,全国学会代表大会代表应主要为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,学会理…
社会组织是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组织形态,具有非营利性、非政府性、独立性等特征。社会组织在不同的时期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,从国际上看,有“民间组织”“非营利组织”“非政府组织”“第三部门”等称谓。新中国成立后,党和政府对类似组织的称谓有“群众团体”“民间组织”…
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,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,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。社会团体有不同的分类方法,如公益慈善类、科技类、行业协会商会类、城乡社区服务类等。一般根据社会团体的性质和任务, 将社会团体分为学术性、行业性、专业性和联合性四类。 (1)…
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,以从事公益慈善事业为目的,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。基金会开展公开募捐,应当依法取得公开募捐资格。未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,可以在发起人、理事会成员等特定对象范围内开展定向募捐。